2021年4月22日,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。世界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(huán)境保護活動,旨在通過世界地球日,喚醒民眾保護環(huán)境,愛護家園的意識,并通過
綠色低碳生活,改善地球整體環(huán)境。
綠色是生命的顏色,更是當代中國發(fā)展最鮮明的底色?!兜谑膫€五年規(guī)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提出,推動綠色發(fā)展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2020年9月22日,我國在聯(lián)合國大會上提出,二氧化
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“達峰”,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
碳中和。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
會議將碳達峰、
碳中和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。
近年來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,先后發(fā)布了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(guī)劃(2014-2020)》、《國家適合氣候變化戰(zhàn)略》等重要制度文件,大力推動國內氣候治理。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保險企業(yè),中國太保憑借專業(yè)優(yōu)勢,運用高科技風險服務工具,通過災害防范、災難救助、產品創(chuàng)新等方式,分散災害風險,幫助受災對象盡快從災害損失中恢復,為應對氣候變化、建設“綠水青山”貢獻不可或缺的保險力量。
防患未然,建立重大災難應急預案
氣候變化對巨災風險的影響已經顯現,這既對巨災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挑戰(zhàn),也給巨災保險業(yè)務的發(fā)展帶來了機遇。根據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(guī)劃(2014—2020年)》等有關政策,中國太保建立《重大自然災害或重大火災、生產、交通安全等事故災害突發(fā)事件應急預案》,適用發(fā)生洪水、臺風、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及嚴重事故,根據重大自然災害造成損失情況,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預案。
與時俱進,運用科技手段抗擊臺風
中國太保持續(xù)加強對氣候變化及巨災風險的研究和投入,及時掌握最先進的巨災風險評估技術和工具。開發(fā)“風險雷達”系統(tǒng)對接氣象臺、地震局等機構,能提供當天實況及未來10天全國范圍內降雨、臺風、雷暴、地質災害以及城市內澇的自然災害信息及量化評估。其中,“臺風預警模塊”自動跟蹤臺風路徑變化,在風圈以及降雨區(qū)域內篩選受影響的預警客戶清單,使用巨災模型測算臺風預期損失,指導各機構開展臨災應急準備工作。自發(fā)布應用以來,中國太保已完成37萬余份風險查勘報告,提出31萬余條風險改善建議,建立24萬余個客戶風險檔案,有效提升企業(yè)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。
夲呅內傛萊源亍:ф啯碳*排*放^鮫*易-網 τā ńpāīfāńɡ.cōm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